我們如何理解「社會運動」?

社會運動不是只有在街頭上看到的遊行、陳情、抗議,也不只是開開記者會、上上媒體。社會運動有策略、有方法、有意識型態,更深一點,它會是一種生活態度。

社會運動是為了改變。

在這個意義上,社會工作「應該」與社會運動是同一陣線的。或是說,社會運動「應該」作為一種社會工作「方法」。也或是,社會工作「應該」就是社會運動。

這個「應該」反映的是與現況的差距。

社會運動總該也開始走進社會工作者的腦袋,讓社會運動也有機會成為一種社會工作的方法,讓社會工作者有機會也變成社會運動者。

那麼該如何開始理解社會運動?或許從運動者自身的生命經驗開始,可以讓我們對運動者為何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有更深刻的認識,也能對個人如何涉入社會改變的歷程有更多的理解。

我們希望可以邀請不同領域的運動者,從她/他們的生命經驗開始,幫助我們可以更立體地理解她/他們是如何變成現在的樣子,更立體地理解社會運動歷程中人的面貌。

我們邀請了4位在性別運動以及工人運動長期耕耘的社會運動者(其中也有社會工作學系畢業的)來分享自己參與進入社會運動的歷程,在這個歷程中的重要事件以及自我轉變,希望可以提供社工系學生以及實務工作者在社會工作過程中有不同的思考。

當天的演講實況如下:

1.賴正哲(晶晶書庫)http://www2.thu.edu.tw/~sociwork/news-3/love_data/1.zip

2.王蘋(性別人權協會)演講--鄭村棋(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http://www2.thu.edu.tw/~sociwork/news-3/love_data/2.1.zip

http://www2.thu.edu.tw/~sociwork/news-3/love_data/2.2.zip

3.鄭村棋(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http://www2.thu.edu.tw/~sociwork/news-3/love_data/3.zip

4.龔尤倩(台灣國際勞工協會)http://www2.thu.edu.tw/~sociwork/news-3/love_data/4.zi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us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